RGB 與 CMYK 的差異:大圖輸出必懂的色彩模式選擇指南
在數位設計與印刷輸出中,最常被討論的問題之一就是「RGB 與 CMYK 有什麼差別?」對於設計師、行銷人員、以及需要製作大圖輸出的企業來說,理解這兩種色彩模式的差異,能有效避免色差問題,並且在與輸出廠商溝通時更加精準。本文將深入剖析 RGB 與 CMYK 的特性、應用場景,以及在大圖輸出(布條、背板、海報、招牌等)上的建議,幫助您做出正確的色彩選擇。
RGB 與 CMYK 的基本概念
🌈 RGB(Red, Green, Blue)光源模式
RGB 是以 光 為基礎的色彩模式,透過紅、綠、藍三種光的疊加混合,形成螢幕上看到的各種顏色。當三色光同時達到最高值時,會呈現「白色」。這是加色法的原理。
- 色彩範圍廣,鮮豔度高。
- 適合顯示器、手機螢幕、電視、投影機等「數位顯示」設備。
- 亮度與飽和度表現強烈,能呈現高對比畫面。
🖨️ CMYK(Cyan, Magenta, Yellow, Black)印刷模式
CMYK 則是以 墨水 為基礎的色彩模式,透過青色(C)、洋紅(M)、黃色(Y)與黑色(K)的減色混合,堆疊在紙張或輸出材料上,形成最終的印刷顏色。三色疊加理論上會變成黑色,但實務上會偏暗褐,因此需要額外加上黑色墨水(K)來穩定色調與文字細節。
- 適合紙張、布料、PVC、背膠、相片紙等實體輸出。
- 色域範圍較 RGB 窄,部分螢幕上的鮮豔色無法完全還原。
- 顏色較柔和,接近人眼在自然光下看到的實際效果。
為什麼會產生色差?
當設計檔案在螢幕上(RGB 顯示)與印刷輸出(CMYK 墨水)之間轉換時,色域差異會造成色差。例如:
- 亮綠色、螢光粉、寶藍色 在 RGB 上鮮豔奪目,但轉換到 CMYK 時會變得黯淡。
- 螢幕亮度與環境光線也會影響視覺效果,導致檔案確認與成品收到時,感覺「顏色不一樣」。
對於大圖輸出,事先理解這種落差並與客戶溝通,是避免爭議的關鍵。
螢幕校色與色彩管理的重要性
家用螢幕的色彩設定,與輸出廠機台的色彩管理,根本不可能相同。
家用螢幕的限制
- 多強調「鮮豔好看」而非「準確」,預設偏亮、偏冷或偏暖。
- 不同品牌色彩差異大,就算兩台電腦並排,同一張圖檔也可能不同。
- 就算用硬體校色器,也只能更接近標準;墨水、材質、ICC、環境光造成的輸出差異,螢幕無法完整模擬。
輸出廠機台的色彩管理
- 依不同機台、墨水、材質(PVC、布料、相紙)建立專屬 ICC Profile。
- 設計端螢幕所見不可能與機台輸出百分之百一致。
正確的做法:打色樣
- 正式輸出前,用相同材質與機台輸出小塊色樣。
- 直接比對品牌色或關鍵顏色,確認是否符合需求。
- 若有差異,先調整檔案或機台參數,避免整批色差。
結論:家用螢幕與機台設定不可能一致;對色彩要求高時,一定要打色樣。
實際案例與常見誤區
- RGB 檔直接交件: Photoshop RGB 背板在 RIP 自動轉 CMYK 後整體變暗,品牌藍轉灰藍。
- 用 PowerPoint/Word 交件: 檔案為 RGB 且解析度不足,輸出後色偏與模糊明顯。
延伸閱讀:【看起來很清楚,但印出來怎麼糊?】一次搞懂「解析度」與DPI的真正意義! - 品牌色無雙規格: LOGO 只定義 RGB 色碼,無 CMYK 對應;需建立雙規格並以 Pantone/色票確認。
誤區顯示:檔案模式與準備流程,會直接影響輸出品質。
設計與輸出流程的實務建議
- 檔案建立: 網頁/社群 → RGB;大圖輸出/印刷成品 → CMYK。
- 品牌色管理: 企業識別應同時保留 RGB 與 CMYK 色碼,並與廠商建立標準色卡。
- 圖片處理: 攝影照片先用 RGB 修圖,再轉 CMYK。大圖輸出多以 100–150 dpi 足夠,避免檔案過大造成延誤。
延伸閱讀:【看起來很清楚,但印出來怎麼糊?】一次搞懂「解析度」與DPI的真正意義! - 與廠商溝通: 交件前請廠商提供打樣或色樣,特別是大面積單色或品牌色;清楚註明檔案色彩模式,避免自動轉換。
常見問題 FAQ
Q1:為什麼螢幕與輸出差很多?
A:RGB(光)與 CMYK(墨水)本質不同,加上設備設定差異,落差必然存在。
Q2:家裡螢幕能調到與輸出一致?
A:不可能完全一致;校色僅讓顯示更接近標準。
Q3:RGB 檔可直接交件?
A:可,但 RIP 轉 CMYK 後顏色可能跑;建議一開始即用 CMYK。
Q4:RGB 螢光色印得出來?
A:一般 CMYK 無法;需特殊螢光墨或工藝。
Q5:不同材質色差很明顯?
A:材質吸墨與表面特性不同屬正常;須以打樣確認。
Q6:如何確保品牌色的一致性?
A:建立 RGB+CMYK 雙規格並打色樣;必要時參考 Pantone/色票。
Q7:大圖輸出解析度要多少?
A:一般 100–150 dpi 即可;視觀看距離與尺寸調整。參考延伸閱讀:解析度與 DPI
Q8:可用 Word/PPT 交件嗎?
A:不建議;多為 RGB 模式且解析度不足,易失真與模糊,文字也可能未轉曲。
Q9:為何要打色樣?
A:螢幕與機台設定差異大,打樣可在實際材質上確認顏色與細節。
Q10:能做到螢幕與成品一模一樣嗎?
A:不可能;色域不同,只能盡量接近,螢光色、寶藍、亮綠尤需色樣確認。
延伸閱讀
關鍵字:RGB, CMYK, 大圖輸出, 色差, 色彩管理, ICC, 打樣, 解析度, DPI, 布條, 背板, 海報, 招牌, 品牌色, 印刷模式, 加色法, 減色法, RIP 轉換